汾陽王府



華海燕 2002 年十一月

去年二月,一位美麗優雅的女士來訪,從箱子裡小心翼翼取出一個大絲絨包裹打開 - 是十二卷中國畫軸,掛起這十二幅屏條,成為一大幅很氣派的通景屏。

畫心為紙本,四邊鑲灰藍色綾邊,古雅大方。每張畫高一七五公分,寬五十一公分,十二張總寬度有六百十二公分,第一,第十二張各書寫五十個不同字體的藍色「壽」字。畫面上是一幢雄偉青灰瓦的宮殿庭院,左右兩旁高豎二個紅色旗臺,各懸掛一個大字「帥」旗,大殿左右有亭樓,庭院古樹奇石,院中站著多位文官武將,大殿上掛著六盞「郭汾陽府」的紅燈籠。上階梯,前廳鋪有一張硃砂色地毯,左右莊嚴恭敬的站著九位頭戴官冕身著朝服的將相,大廳正中紅桌上放一列笏,左邊椅上坐著一位紅色龍袍白鬚長者,右邊是一位戴金冠著紅色鳳袍的官婦人。

從紙的年代來看,這畫的大約出於明朝中期(大約十五世紀),從整個畫面完整性來看,原尺寸應該更大,掛放的廳堂應至少寬十公尺以上。在前一次的裝裱(從綾料看應在一百八十年左右),己把兩邊破損處經過切裁,也許為了收掛方便,重裝裱成較窄的十二張屏條。

再三查看才敢確定:這幅畫是描繪唐朝功蓋一時,富貴壽考四字俱全的郭子儀大將,是郭氏家族祭祀先祖所用。郭子儀 (697-781)在玄宗時為朔方節度使,屢戰有功,拜為兵部尚書,蕭宗時封為「汾陽王」,世稱郭令公。

這幅家族的珍貴文物,怎麼會飄洋過海,流落到德國?(1898一19 14)德國強佔膠州灣,租借部份山東省,也許是戰亂時由傳教士,商人或是軍人帶返歐洲,真像難以追考。

經過戰爭,天災,人禍,每張古畫都有它的一段辛酸史,修復古畫不只是在讀歷史的痕跡,還可以親手摸觸世界名畫家的精心傑作,政治經濟都是變化萬千,一時的,唯有文化是長久的。

先把全畫掛在牆上天天看看,直到對它熟悉了,有初步瞭解。先將修復之前的狀況詳細作下紀錄,照像,再計劃修復的方法及過程,把最合宜的材料都選出來配好,依原畫色度染紙,再用上好花青染綾料。等一切準備工作就序,才開始各項精密的手術:

先將畫放在真空洗畫桌上清洗,小心去污,乾後再去酸中和,最後才慢慢用手術刀、鑷、手指輕輕一層層揭開貼畫背後的覆背紙,命紙。(這時可看出此畫的確己經過揭裱)

接著接縫補洞......等等卄幾個修復工序,如此一張接一張作,終於大功告成,古畫也恢復了健康,舊日光彩。交還給畫主,送出大門才放下心,鬆口氣。美麗的女主人非常高興的在畫前留影,很寶貝的把畫抱回去,臨上車前再三交待「您可別忘了把畫中故事告訴我!」(註)


我的故事上半段就是這樣開始的…..


十月中,母親雙手開刀,大姊回臺灣陪母親。她在香港習慣每早與幾位教授同事一起練功,所以到附近大安公園,東找西找,看上了「五行八步六十四式」,立刻加入。等我回臺,每天捉我同去練功,終於在她返港前天,被她拉到長春路道場。想不到「氣功五行八步」推展協會理事長郭老先生是郭子儀將軍第七十五代傳人,當我告訴郭老先生這張畫的事,他聽了很激動:

「這張畫修復之前是否很破損?在家鄉祖廟,每年祭祖都要把這張大畫拿出來掛,以前家裹有好幾個很大的樟木箱,專存放祖先文物,文革時全都毀了,連家譜都燒了!我家的這張畫多處是用珍貴的硃砂畫的,當年單單請人裝裱就要花六百兩銀子,我找了五十多年沒找到它,雖然這張畫不是我家的那張,但也是同一家族,你回到德國請寄照片給我好嗎?」
「當然!當然!」
「你這次留臺北多久?還不快來學氣功!看什麼電視劇!明早就開始!下午再到道館上課!」

幾次缺課被盯住後,說也奇怪!一到五點就乖乖爬起來,像夢遊似的搖到大安公園,八十幾位同學個個精神奕奕,抬頭挺胸。我的鄰站同學七十多歲,一天走過一位老先生大叫一聲「老弟!」他立刻像小免子奔跳過去。參加早運有家庭主婦,小販 ,老師,上班族,退休法官……都是社會的中堅份子。義工教練五點半就帶大包小包到公園準備音樂,講義,帶著大家一起默默認真的操練,一週七日連颳颱風都不停。

九十歲的老師騎著單車到各場地巡視,遠遠站著欣賞,「你看!這不是很可愛嗎?」每星期日天還沒亮,老師就開始講課,談健身,養生,作人的道理……又說又比劃,站著一個多小時,內容精釆又生動,草地上坐在小板凳上的同學聽的入神,坐的東倒西歪。

老師六歲起與九位堂兄弟練功,每日早晚一次,由祖父親自教授。依郭氏祖訓,只傳內不傳外,六四運動那年,回家鄉召開家族會議,族人認為「這是什麼時代!那能再封建,隨你吧!」先生以經絡學,人體肌肉骨骼結構為本,配合臺灣自然環境,觀察這五十年來中國人體與生活方式的改變,設計出幾套簡單明瞭的氣功運動。這次我初步認識的有五行八步六十四式,行功,站樁,龍棒與無極棒的按摩扣拍法。

先生出生於民國二年,一生就是一本中國近代史,沒有政治背景,不帶宗教色彩又無商業目的,只秉持濟世胸懷,實踐郭氏家訓,看來要實現理想還得長壽。夫子溫文惇厚,有教無類,講起課來不疾不徐,天南地北,有趣又幽默常令我們大笑。同學問:「老師呀!作這動作是要到開眼?還是閉眼?」夫子答:「可垂簾!亦可閉簾!也就是咪咪眼。」

幾週飛逝,筆記作了幾大本,膝蓋不痛,腰也直了,忽然依依不捨,每位教練再三叮嚀:「要天天練習啊!下次回來要驗收!」

臨走前,請老師不要忘記!

過大街時請走斑馬線

午睡時務請拔掉電話

請勿爬樹幫師母捉貓

華海燕 記

東西文物修復中心
2001年白色聖誕

 

註:
唐朝大將郭子儀,華州人武舉出身,勇敢有謀略,屢戰屢勝,侍玄蕭代德四皇帝,曾平「安史之亂」。玄宗時天寶十六年安祿山藉討伐楊國忠為名發兵政陷洛陽,玄宗倉皇出走,途中應部將強求,殺楊國忠、楊貴妃於馬嵬坡,這就是有名的「祿山之變」。757 年又平定史思明,官拜衛尉卿,朔方節度使,蕭宗時拜為兵部尚書,又賜爵汾陽王。「功蓋天下」而「屢黜屢起」,多次遭嫉被罷免去兵權,國家遇到危難時才想到他再拜為元師,他還是無怨尤的再披戰衣上戰埸,史書上稱他「事上誠,御下恕,寬厚得人。」

太監魚朝恩嫉恨郭子儀,多次陷害他,趁郭上戰場時,偷偷挖了郭家祖墳,郭回朝並沒有報復,哭著說:「我在帶兵打戰,士兵破壞別人的祖墳,我也無法阻擋,現在我父親的墳被挖,也不能怪人!」

另一件歷史上有名的記載是「郭子儀解官贖李白」之事,李白醉酒在玄宗前叫高力士替他脫靴,高記恨指李清平調詩句有侮辱楊貴妃之嫌,而被下放江洲,李投靠永王李璘。璘起兵敗誅,李白在潯陽坐牢,郭子儀解官相贖,極力保奏才蒙赦免,「一代威名逸光弼,千秋知己屬青蓮」就指此事。

戲曲上也有郭家故事,郭子儀八位公子中的老三郭曖娶昇平公主作代宗的駙馬,一日小夫妻吵架,少爺發脾氣:「汝倚乃父為天子耶!我父薄天子而不為,」公主生氣跑回娘家。這可不得了,可禍及全族,郭立刻把兒子綁起來到宮中謝罪。代宗笑著解說:「小兒女閨房之言,何必認真,你沒聽過不痴不聾不作阿家翁嗎?」就把公主送回,郭曖回家遭杖打數十。



專題論文


HICA